■杨新榕
在时光的长河中,有一种美静静流淌,那便是记忆中的“粗脚头”,它承载着晋、唐以来的岁月痕迹,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的洗礼,成为泉州传统发式里珍贵无比的遗产。
记得以前,女子对镜梳妆的画面,如同古老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。粗脚头的梳妆,像一场充满虔诚的仪式。“髻塞”“银簪”和“搁股”这三种头饰,犹如仙女手中的魔法棒,轻轻一挥,便赋予了粗脚头鲜活的神韵。简妆时的粗脚头,宛如一首清新的小调,散发着淡雅的气息,诉说着女子内心的宁静与安然;而浓妆下的它,则似一首激昂的乐章,每一处精心的装饰都是跳跃的音符,将女子心中的热情与期待尽情释放。每一种妆容都是女子心境的写照,是她们灵魂深处的故事无声的诉说。
梳好的粗脚头,就像一件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。簪、钗、钹、插、搁股、小角梳等金(银)饰品,如同繁星点点,镶嵌在这艺术品的左右。当阳光温柔地洒下,那些饰品闪烁着迷人的光晕,仿佛梦幻中的精灵在轻舞。金、银头饰为主导,簪时花、花围作辅助的搭配,恰似一幅细腻入微的工笔画,精致到每一个细微之处,又生动得能听见画中女子的浅笑低语。这是大家闺秀头饰平民化的美好馈赠,让平凡的女子也能拥有那一抹动人的精致,如同暗夜中的点点萤火汇聚成璀璨的星河。
那突显的前额,恰似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,从中透露出女子的睿智与才情。自商周起,它便被历代妇女所钟爱,历经千年的时光流转,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,成为古老岁月留下的本土艺术瑰宝。而粗脚头中的“发髻”,更像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文化密码,凝聚着泉州郊区女子们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智慧。
我似乎能看见那些女子们,她们有着如墨的长发,轻柔地涂抹上茶油或芦荟汁,那每一根发丝仿佛都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,变得光洁、乌黑亮丽且坚韧不易松散。这看似简单的动作,却饱含着她们对生活深深的热爱,对美的执着与向往。在泉州东郊,女子们的发式是她们成长的见证。从孩提时代开始,她们就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蓄起长长的头发,那头发就像希望的种子,有的甚至长至脚跟,是她们对未来无限的期待。少女时期,十三岁的年纪,那如瀑的秀发开始被盘于脑后,这是成长的宣告,是少女对美的最初探索。环“髻塞”如同忠诚的卫士,固定着头发的形状,银“簪”穿过“髻塞”,就像将少女的梦想牢牢锁住。然后,各种金(银)饰品被插上,加固着发髻,髻心周围点缀的鲜花或绢花,还有那用金(银)珠针穿插的花朵,绽放出少女的活力与美好。花串制成的“簪花围”,似诗意的项链戴在脑后,喜庆的日子里,增添一二串花围,整个头髻就成了一座移动的繁花盛景,散发着醉人的芬芳,那是少女们心中最美的梦。
而青中年期的女子,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,发式虽与少女期大致相同,但头饰和花饰更为考究。此时的发髻常常是盛妆或浓妆的模样,如同她们生命中最绚烂的华章。每一个头饰都是岁月的印记,是她们经历的风风雨雨、喜怒哀乐的见证。而中年后期,三十五到五十岁,岁月的沉淀让她们开始倾向于简便的妆容,那是一种历经世事之后的淡然。五十岁后的老年期,生活的淡然延续着中年后期的简便发式,只是在特殊时刻,才会多些头饰与鲜花的点缀,那淡淡的装饰,恰似岁月长河中的一抹余晖,虽不浓烈却温暖人心,是对往昔岁月的缅怀与尊重。
粗脚头,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头饰艺术,更是一幅由泉州海丝文化、民俗文化和原生态文化交织而成的绚丽画卷。它背后深邃的民俗文化渊源和独特的地缘背景,有着令人惊叹的视觉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它是一条文化传承的纽带,在悠悠岁月里,母教女,婆传媳,代代相连,将这一份独特的美与文化底蕴传承不息。